目前分類:日常筆記 (21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#日常筆記 | 黑色塑膠 | 有毒 (2024-B36)

隨處可見的黑色塑膠製品,可能含有有毒的溴化阻燃劑,也稱為 BFR,與癌症、神經系統問題、內分泌干擾以及生殖和發育問題有關。人們周圍到處都是溴化阻燃劑化學物質,容易透過多種不同的方式進入身體,譬如把黑色塑膠抹刀放到嘴裡,或是接觸到化學物質,然後手傳口進入身體。另一種途徑是 BFR 可能從容器和其他物品滲入食物,特別是在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,更容易受到污染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 藝術 | GPU 管風琴 (2024-B35)

善用 AI 的前衛電腦音樂作曲家 Holly Herndon 與音樂家和技術研究員 Mat Dryhurst 在英國倫敦舉辦新展覽,並展出他們打造的「GPU 管風琴」。Herndon 解釋,這架新的管風琴透過控制每個風扇的轉速,來演奏音樂。Herndon 認為音樂是由擴散模型產生,根據訓練資料創造新歌曲,「可以產生無限的樂譜」。另外 Herndon 也增加展覽互動程度,他們與 @Ircam 共同開發的全新多聲道呼叫與回應模型,民眾只要對著模型唱歌,將會獲得一些回應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 AI 科技 | 品牌行銷 (2024-B34)

在這場AI革命中,品牌行銷公司應該如何有效利用這些技術,才能真正實現本質的飛躍呢?一、從上而下與從下而上的策略;二、資料隱私和安全性;三、AI不是萬能,不要過度想像;四、AI偏見與幻覺;五、AI是環節之一,絕非整套工作流程;六、文字類優先,視覺設計請稍後;七、持續學習和適應;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,AI並非萬能,我們需要在技術應用中保持理性,找到人機協作的最佳平衡點。未來,只有那些能夠靈活運用AI技術的公司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 職場 | 縫隙工作 (2024-B33)

工作內容不固定,每次只花幾小時的「縫隙工作(Spot Work)」,正逐漸成為日本年輕人工作的選擇。縫隙工作之所以能漸漸擺脫「零工」的負面形象,來自年輕世代對於「自由彈性」的追求。日本總務省的勞動力調查顯示,25歲到34歲的年輕族群,有32%為了彈性工時而選擇非全職,比十年前增加了逾十個百分點。雖然目前縫隙職缺仍多以服務業為主,但有意以縫隙工作為副業的上班族也不少。不同於傳統打工繁複的雇用流程,縫隙打工吸引人的亮點在於彈性且立即的工作機會、輕鬆的人際關係、多方探索體驗、能準時下班等。短期、無契約特性,使年輕人不需要再因為傳統的排班制度,而犧牲某些特定時段的娛樂或是假期,他們可以彈性的按照自己的需求,嘗試各類型的工作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 實體工作 | 在 Z 世代 (2024-B32)

疫情大缺工期間,企業為了吸引年輕員工,爭取他們加入公司,福利條件給的相當多。疫後美國經濟前景不明,顯示勞動市場降溫風險提升。年輕員工一職難求之時,辦公室工作的「結構感」,如帶薪休假福利、為了上班打扮、社群媒體分享點滴,使他們心理滿足,對企業的忠誠度也提升。76%的Z世代專業人士希望工作有更多學習機會,在辦公室工作,把握所有關鍵面對面機會、結交「工作摯友」,不只減少孤獨感,也讓他們從與同儕主管交流吸取成長養分。Z世代也是渴望按讚的世代,期望得到主管認可與回饋,也希望知道公司培養他們職涯的藍圖,這些都必須符合他們期待,才能延長Z世代對職場的賞味期限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 留家耍廢 | 影響未來經濟 (2024-B31)

更趨性別平等的工作環境下,美國年輕女性把握人生機遇,年輕男性卻躺平無所事事,這種現象十年來日趨明顯,疫情更加速「女強男躺」方向,對經濟造成重大影響。美國社會傳統性別角色、單一收入與男性從事製造業的結構早就發生變化,由於遠距工作增加,更多女性投入職場,年輕男女的政治社會觀點也更見分歧。美國年輕男性「社會退縮」幾年前就有跡象,教育人員不斷警示年輕高中男性的大學入學率大幅下降,這些男性如今已成年,沒有目標與存在感的人生更波及社會專業領域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 鳳梨 | 交友新方法 (2024-B30)

根據社群媒體上多則影片的指示,如果你想找約會對象, 可以在晚上7到8點間到達Mercadona超市,並在購物車中放入一顆倒著的鳳梨,表示你正在「徵友中」。如果你看到超市中,有人的購物車中同樣倒放著鳳梨,而且你對他有點感興趣,就可以跟對方確認過眼神,或碰撞對方的購物車,表示「配對」成功。這一波流行之所以在西班牙興起,展現出人們對於交友軟體的厭倦,與其花時間在線上配對,他們更希望能找到「現實生活中碰撞出的火花」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 反汽車 | 東京 (2024-B29)

東京汽車率全世界最低,只有 12% 交通是小客車,至於東京反汽車文化起源,其實與戰後經濟發展策略有關。日本汽車擁有率並不低,每千人就有 612 輛車,雖然低於美國約 860 輛,但遠高於韓國 458 輛車,以及台灣約 344 輛車,平均每戶擁有 1.06 輛車,但東京是很大的例外,東京家庭只有 0.32 輛車。日本人買車,必須證明有地方停車,批准由警察局簽發,稱為車庫證明。即使回家有地方停車,多數街道停車還是非法,超過 95% 日本街道沒有劃路邊停車位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 美國香腸 | 銷量增暗示經濟衰退 (2024-B28)

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 26 日德州製造業前景調查報告,分享食品製造商評論,稱香腸類別溫和成長,認為香腸需求增加,通常暗示經濟放緩,因家庭為了節省食品雜貨費用,會以香腸取代牛肉或雞肉。經濟學家認為,聯準會降息通常發生在經濟衰退前,雖然央行官員看到經濟顯著疲軟時往往會放鬆政策,但一旦經濟狀況開始下滑,就很難阻止經濟狀況疲軟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 穿戴裝置 | 睡得好對健康的重要性 (2024-B27)

用穿戴式裝置測量受試者睡眠時間、品質變化,能長時期客觀蒐集大量數據。結果顯示,快速動眼睡眠時間長度與心律不整發生率呈負相關性,快速動眼睡眠時間增加,心律不整發生率就會降低。深度睡眠時間增加則與較低心律不整、重度憂鬱症和焦慮症發生率有關。睡眠期間不規律與肥胖、高血脂、高血壓及重度憂鬱症、焦慮症發生率增加顯著相關。結果都證明睡眠品質、持續時間和規律性皆與慢性病息息相關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 日本稻米 | 遊客吃太多飯 (2024-B26)

日本上半年外國遊客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多,接待 1,778 萬名遊客,比疫情前增加百萬人次。假設外國遊客每天吃兩餐白米,估計米需求量為 5.1 萬噸,比去年同期增加 2.7 倍。稻米庫存降至 156 萬噸,年減 20%,為 1999 年首次收集可比較數據後最低。日本政府預估短缺持續到 9 月,日本一些超市開始限制每位顧客只能買一包米,引發顧客焦慮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 | 生命科學 | 跟孩子談生死與生命的好繪本 (2024-B25)

生死與生命的話題太沉重,但又是人人必經之路,父母總是找不到好的方式跟孩子解釋,其實大人也是沒人教就懵懵懂懂地長大了。我的第一套生命科學繪本系列套書共三本,分別是:1. 生命從哪裡來?2. 生命很寶貴嗎?3. 生命為何結束?以大量的彩圖與淺白的文字,層層推進解析生命的起點、意義、與終點,以科學為基調,又不會過於沉重,與市面上常見的感性死亡故事繪本不同;每一頁都有一個主問題,再由不同人的回答句帶出對於生死觀點的多樣性,作者也邀請讀者有自己的回答,可以延伸與家人朋友們一起討論。是生命教育類繪本中難得的好教材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 存不了錢 | 壞習慣 (2024-B24)

日本理財雜誌《LIMO》的專文中,觀察到不擅於存錢的人有5大共同特徵,導致他們感覺總是缺錢用。一、總是覬覦「未來」的收入。二、從不在意小額花費。三、常常衝動購物、為了免運消費。四、不制定預算。五、從不提前儲蓄。作者提出3點結論建議,第一,善於儲蓄的人會仔細管理每月的收入和支出,要「有系統的儲蓄」;第二,不要因為收入低而放棄,先檢查自己的收入和支出;第三,不擅長儲蓄的人也可以透過日常習慣、思考方式進行微小的改變,變得更懂得儲蓄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 邊辦公邊慢走 | 腦袋更靈光 (2024-B23)

邊上班邊走路,不僅避免工作久坐,還能改善專注度及反應力,有益健康且不降低工作效率的動態辦公模式。研究結果顯示,運動與辦公室工作結合很可行,許多業務並非一定要坐著才能完成。邊辦公邊行走可能提供有助改善認知能力和整體健康的方法。就心血管健康而言,長時間久坐的傷害就如吸菸,這發現顯示,辦公室員工可透過更有益健康的模式完成任務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 | 破框思考力 | 唐鳳 (2024-B22)

6個唐鳳的好習慣,讓普通人可以向上提升的好方法:1. 睡飽8小時,早睡早起,如果可能請六點半起床;2. 睡前四件事:10點以後手機關機、睡前把待辦事項清空、花半小時明天要用的資料或書籍、打坐20分鐘;3. 閱讀必用筆,要圈點,筆記看不懂也沒關係,若是電子書用iPad Pro,因為有筆;4. 善用網路學習資源,例如:《古騰堡計劃》網路書庫;5. 沒下雨,走路或跑步上班;6. 網路使用:除了下載也要上傳,分享自己的創作;最後分享唐鳳最愛金句「缺口,就是光的入口。」缺點也可以是亮點,危機也能變轉機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 憤怒難平 | 寫下來扔掉 (2024-B21)

日本研究顯示,只要一張紙和一個垃圾桶,就是一種更有效的減壓方式。將紙張扔進垃圾桶或撕碎的人,他們的憤怒水平在處理紙張後恢復到初始狀態,即相信對與人相關的物體採取的行動,會影響個人本身,因此擺脫負面的實體,即一張紙,會使原有的情感也消失。書寫然後丟掉這種方法可以部分抑制忿怒情緒,建議可以做為日常情緒控管的方式之一。該研究已發表在《自然科學報告》期刊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 睡飽 | 人生大事 (2024-B20)

神經元是大腦清理主要組織者,一切活動都會產生代謝廢物,大腦必須以某種方式處理垃圾。人們清醒時,大腦神經元需能量完成複雜任務,如解決問題和記入記憶,問題是消耗營養素後會留下殘渣。睡眠時神經元就啟動類淋巴系統,利用有節奏腦波幫助腦脊髓液穿過腦組織,排除代謝廢物。研究強調睡眠的重要性,隨著時間過去,睡眠品質不僅決定短期大腦效率,更可能決定大腦幾十年內運作方式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 | 交朋友 | 財富累積 (2024-B19)

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 (NBER) 研究發現,結果顯示,低收入家庭的人們一旦有更有錢的朋友,就會增加儲蓄和投資。實際數字是社經地位高的朋友數量每增加 10%,一個人參與股市的機會就會增加近 3%,存錢的機會就會增加 5%。金融界的難題是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投資股市,主要有兩個障礙,一是投資費用和交易成本等財務固定成本,此外也有心理固定成本,就是不知道該投資什麼。研究指出,人們可以從朋友那裡得到一些幫助,他們可以充當金錢流動方面的可靠使者,且當你從朋友那裡獲得資訊時,更容易消化訊息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  門外漢 | 無酒精啤酒 (2024-B18)

傳統無酒精啤酒是先以標準釀酒程序做出啤酒後,再加熱過濾減少酒精,卻會喪失風味,無酒精啤酒品牌運動釀造(Athletic Brewing)則調整穀物、糖分、溫度、酸鹼值,一開始就釀出風味濃郁、酒精含量較低的啤酒,減少酒精時就不致喪失太多風味。品牌形象力求年輕化,運動釀造標籤的圖片則讓人想到山峰與開闊的海洋,希望透過品牌名稱的積極意義,讓人們改觀。運動釀造不只讓大學生、中年人,甚至百歲爺奶都圈粉,成為去年美國最熱銷的無酒精啤酒品牌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日常筆記 | 年輕人 | 學習節儉 (2024-B17)

去年底一項住在首爾 5,083 名 18~35 歲成年人研究發現,首爾逾半年輕人面臨資產貧窮。資產貧窮代表缺乏足夠流動資產滿足三個月基本需求。個人收入貧窮是指個人可支配所得,低於總人口平均所得中位數 50%,年輕人口高貧困率可歸因於持續高失業率。即使有工作的年輕人也在尋找副業,增加收入,被問到原因,都表示嘗試副業是經濟原因,如生活成本太高。

文章標籤

問療吧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